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茂县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 字体: 】  
茂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8-01-03     信息来源:茂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茂府办发〔201765 

      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茂县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 

  《茂县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工作方案》已将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茂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1212 

  茂县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 

  产业脱贫工程工作方案 

    

  茂县地处岷江高山峡谷地带,是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县幅员面积390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847平方公里,干旱河谷面积高达433平方公里,生态非常脆弱。为深入推进干旱河谷地区脱贫攻坚及绿化全县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制约干旱河谷地区发展瓶颈,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的意见》(川办发〔201742号)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实施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阿府办发〔201743号)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以绿化全县、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产业富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为总任务,在干旱河谷地区统筹实施水利、林业、农业配套的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将干旱河谷地区尽快提升为生态良好区、产业优势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2020年,基本完成贫困村及幸福美丽新村的水利建设任务,贫困村的耕地灌溉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生态治理任务全面完成,水利与生态产业协调配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以水兴业、助农增收,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水源建设。突出加强干旱河谷地区水源建设,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增强水资源有效供给。根据干旱河谷地区自然条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小水池、小水窖、小引水工程建设,充分拦蓄坡面径流。在合理提水扬程范围内,利用水库和江河资源,布局投资小、见效快的提水工程;在光照资源丰富地区,加大光伏提水工程建设力度;在石漠化地区,通过水窖、引泉建设开发利用岩溶表层水资源,组合布局蓄水、提水、引水工程,实现多水源联合调配。重点推进我县回龙、飞虹、沟口等干旱河谷地区乡镇水利设施建设前期工作(牵头单位: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县扶贫移民局)。 

  (二)发展节水农业。全面推行喷灌、微灌、管道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水、肥、药一体化技术,促进节水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推广实用节水农艺技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完善土壤墒情监测体系,实行测墒灌溉、精准灌溉。将水资源条件作为农作物品种选定的重要因素,优化配置水、土地、光热、种质等农业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林、牧用水结构。深化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重点推进凤南土、赤沙较水利工程渠系项目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牵头单位: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县扶贫移民局)。 

  (三)防治水土流失。按照“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注重效益”和“谁占用破坏,谁恢复补偿”的原则,严格控制干旱河谷地区开发建设活动,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工作;完善水土保持补偿制度,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抓好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干旱河谷地区的基本生产条件。把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积极实施封育保护和自然修复工程,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推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和省、州投资项目的规划优选工作,适度发展经果林。“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平方公里(牵头单位:县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县扶贫移民局)。 

  (四)推进生态治理。遵循干旱河谷地区森林植被演替规律,充分考虑干旱河谷地区生态退化、地域类型、气候和土壤等特性,坚持宜灌则灌、宜乔则乔、宜草则草的植被恢复原则,采取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措施实施综合治理,加快建立和巩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推广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生态景观林、生态复合林等森林植被恢复模式,逐步提高林草覆盖率。重点巩固好16.1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对189.27万亩集体公益林和189.86万亩国有林实施管护,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茂县境内岷江、黑水河沿岸干旱河谷治理和森林植被恢复(牵头单位: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县扶贫移民局)。 

  (五)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光热优势资源,以无公害、绿色特色产业为主攻,以农林牧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标准化示范基地引领作用,推进结构优化、适度规模经营、特色品牌创建等工作,加大对干旱河谷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力度,培育特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节水农业、特色农业畜牧业、林业生态产业、生态休闲康养旅游等项目建设,构建种养、贮运、保鲜、深加工、电商销售等产业链,将干旱河谷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基地和绿色产业群,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整体提升(牵头单位: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县扶贫移民局) 

  四、责任分工 

  县发展和改革局:统筹协调农业、水利、国土、林业和脱贫攻坚等项目规划及年度计划。 

  县财政局:加强对本级财政资金的监管,负责整合、统筹使用好各级下达财政资金,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县扶贫移民局: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县水利、生态、农业、林业等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任务的有效衔接;拟订并组织实施全县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年度计划。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编制并组织实施全县土地整治规划及年度计划,积极开展省、州投资项目优选申报工作。 

  县农业畜牧和水务局:梳理、摸清辖区水利基本情况,衔接本级脱贫攻坚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合理规划布局。负责编制全县节水农业、特色农业畜牧业、农牧产品品牌建设和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的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协调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创新技术和机制,积极完善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 

  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梳理、摸清辖区生态建设基本情况,衔接本级脱贫攻坚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合理规划布局。负责编制全县干旱河谷治理、退耕还林、森林植被恢复、林业生态产业的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协调和指导项目的实施。 

  各乡镇人民政府相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项目的落地或项目具体实施,加强工程运行管理与维修养护。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林业生态的副县长为组长,县环林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发改、财政、农牧水、国土、扶贫等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为成员单位的茂县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环林局,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并落实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生态治理产业脱贫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实施。 

  (二)科学编制方案。县级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进一步明确水利生态脱贫工程的实施区域、建设目标、建设任务、模式路径、保障措施。在已有生态保护、脱贫攻坚、水利、农业、林业等规划基础上,编制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实施方案。要将治水与治山、兴业与脱贫、富民与美村结合起来,合理确定建设任务,合理规划工程布局,合理确定推进时序。 

  (三)强化资金整合。要统筹用好各级下达财政资金,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任务如期完成。鼓励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龙头企业、社会资本等,通过股份合作、抵押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等模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参与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建设与运营。 

  (四)严格工作考核。实行“一年一评估、一年一通报”,将水利生态脱贫工程建设实施情况纳入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内容,将水利生态脱贫工程绩效作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五)加快改革创新。注重机制创新,强化水利建设、绿化造林、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完善“谁建设、谁治理、谁受益”的利益联结机制,认真执行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制度,创新工程实施与监督管理方式、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探索生态脆弱区实现生态良好转变、产业良好发展的新路子。 

    

    

审核:         责编: